316不銹鋼扁鋼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應力腐蝕斷裂事例分析
[2019-5-18 14:20:08]
應力腐蝕斷裂是金屬暴露于拉應力這種特殊環境時發生的腐蝕現象。316不銹鋼扁鋼的應力腐蝕斷裂包括在晶體內發生的穿晶裂紋和沿著晶體晶界發生的晶界裂紋,后者是以晶界的敏化為前提的,因此從材料的角度考慮防止晶界裂紋的措施與防止晶間腐蝕的一樣,可通過低碳或添加Ti、Nb等碳化物形成元素解決。到1970年前后這一問題大致得到了解決,與此同時該類斷裂事故也幾乎消失殆盡了。但是對于前者-穿晶裂紋,尤其從經濟的角度來防止奧氏體316不銹鋼扁鋼出現該類事故是非常困難的,目前仍處于研究摸索階段。
316不銹鋼扁鋼的應力腐蝕斷裂事故在20世紀30年代就已經在國外有所發現。在日本,1955年以后全面腐蝕和晶間腐蝕事故相對減少,但隨著石油化學工業等的發展,由應力腐蝕引起的斷裂事故不斷增多。316不銹鋼扁鋼廠商對1958年到1967年十年間發生的不銹鋼腐蝕事例進行了調查,發現從20世紀60年代后半期開始,應力腐蝕斷裂的比率升為最高,1967年達到40%。另外根據其他調查數據的研究結果得知,從1965年開始的5年時間內,在所調查的186起奧氏體316不銹鋼扁鋼濕腐蝕事故中,應力腐蝕斷裂占到61%。
如果將裝置的過程中介質以及加熱冷卻介質、保溫劑等與過程相反側的介質分開,后者占了半數以上,單純與水相關的事故比較多。還有,以殘留應力為應力源的比較多,占80%左右。此外,若將應力腐蝕斷裂按照形態進行劃分,可以看出近半數的穿晶裂紋是與點腐蝕相關的。通過對日本石油化學工業快速發展的1955-1975年的20年間石油化工廠的腐蝕損傷事故的調查得知,在所調查的306起事故當中,42%是由應力腐蝕斷裂引起的,這其中的60%又發生于奧氏體系316不銹鋼扁鋼。